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成果转化要有力有效。数据显示,科技成果经过中试验证,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验证,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中试验证对于降低科技研发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快中试平台建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迈出实验室的“最初一公里”和走进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锦观智库就这一系列问题专访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旭。


undefined


精彩观点

■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关键一环

■概念验证中心是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的新型载体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聚集、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建圈强链”深入推进,势必带来更多中试验证需求

■中试研发平台的考核机制不应以短期盈利能力作为考核标准,而应保持“耐心与定力”

 


中试熟化打通

科技成果走进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锦观智库:判断一座城市创新能级,科技成果转化是重要指标。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创新成果转化要有力有效”,布局建设中试平台作为成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在中试平台建设上有什么思考?


undefined


王旭: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经历样品化、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4个阶段,中试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放大试验,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关键一环。

当前,中试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建成的不怎么用、需要用的建不起”的现实困局,具体表现为:高校一般侧重基础研究,基本不建设中试平台;大企业中试平台主要满足自身需求,对外开放共享相对较少;中小企业中试结束后装备闲置率高,多不愿意投资建设中试平台。

就成都而言,目前我市已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大多具备中试孵化功能,但开放共享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创新,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布局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今年成都在布局建设中试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上,建议从三个方面重点考量:一是盘活存量,加强现有中试平台的备案管理,鼓励具备条件的中试平台对外开放共享;二是补齐缺项,围绕市委有关产业“建圈强链”的部署,加快建设创新药、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链缺失的中试平台,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三是构建联盟,协同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链主企业、金融机构等,分类成立行业性中试产业生态联盟,做优做强中试服务。同时还应重视概念验证,它是从知识概念到成果样品的过程,是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概念验证打通

科技成果迈出实验室的“最初一公里”


锦观智库:一般来讲,中试平台主要聚焦在中试熟化阶段,但越是颠覆性创新,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所以,现在沿海一些发达城市提出,通过建立刚才您提及的概念验证中心,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概念验证中心对于中试平台的发展和建设有何助益和意义?要建立概念验证中心,成都应该怎么做?


undefined


王旭:所谓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而建立的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的新型载体。我们认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都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支撑,从成果转化链条来看,概念验证更偏早期,概念验证是为早期成果配置资金、开展技术与商业化验证,降低风险、验证可行性,而中试是为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实验和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适用、成套技术而开展中间试验的科研开发,简单来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熟化平台两者不可或缺,建设概念验证中心能够为中试熟化平台提供更多可进行“二次开发”的科技成果。

目前,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经过我们调研,我市现在概念验证中心较少,高校院所对于建设此类平台的需求还较为强烈。对此,我们建议坚持“试点先行”原则,将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作为大学科技园、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申报备案制”方式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优先考虑将重点高校作为首要试点主体,给予相应支持,激发高校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的积极性。

 


中试平台建设上

更加注重“以产定研、量身定制”


锦观智库:2023年成都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工作“一号工程”,要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需求,布局建设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当前,成都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和水平?成都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undefined


王旭:近年来,我市中试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多点开花,布局建设中试熟化、概念验证、小批量试生产等中试平台步伐持续加快。部分区(市)县聚焦自身产业需求和特色优势,“以产定研、量身定制”中试平台建设模式,高新区在国内率先打造百万平方米空间载体并揭牌首个“中试+”生态园区,青白江区加快布局文澜智谷等“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郫都区“蜂鸟制造”中试产业车间接连推动智能巡检车、UWB定位手环、基因存储喷码机等产品下线。

总体来看,我市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聚集、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建圈强链”深入推进,势必带来更多中试验证需求,因此,建设中试平台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现实所需。我们认为我市中试平台建设具备三项基础条件:一是有平台支撑,我市先后落地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13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其中很多平台具备中试熟化功能,可借助政府力量推动现有平台开放共享。二是有需求牵引,目前在蓉高校65所,建成4家天府实验室,近3年共7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去年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在1100件以上,大量的实验室成果亟待通过中试熟化加速实现产业化,走向市场。三是有金融助力,我市组建运行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目前已初步建成26只总规模超50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群,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的“科创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系列金融产品,能够有效解决中试平台投建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中试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中试平台运营上

更加注重“专业运营、市场运作”


锦观智库:中试平台建立起来后,如何运营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成都应该如何在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和运营,更为合理地分摊平台运营的成本,实现共赢?


undefined


王旭:要实现中试平台的持续运营,需要同时具备场所条件、设备条件、技术实力、人才团队、体制机制、运营水平等核心要素。

首先,在建设运营上,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运营+财政退坡补贴”的建设运营模式,成立专业运营公司,建立相应公司治理架构和内控制度。要鼓励中试研发平台利用技术服务所得、成果转化收益、企业孵化投资、社会融资等方式,取得服务收入,逐渐实现自我造血和持续发展,不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支持。

其次,在考评激励上,构建长周期、重实效、容创新的考核评价机制,中试研发平台的考核机制不应以短期盈利能力作为考核标准,而应保持“耐心与定力”,以3-5年为考核评价周期,重点关注中试研发平台服务产业、服务创新的能力与成效,对中试研发平台的运营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对受市场风险、技术路线选择失败或其他不可预见、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中试研发项目未达到预期目标或失败,但相关部门和单位勤勉尽责、决策合规的,可予以免责。

第三,在人才团队上,要集聚中试研发人才队伍,建议把中试研发人才纳入“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招引中试研究方案设计、工艺设计、技术交易、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鼓励中试人才参与价值评估、专利申请与维护、技术推广、对接谈判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中试平台与市内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培育引进一批对相关领域中试研究工作熟悉、能组织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中试研究方案和规程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技术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