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6月26日,小米YU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5.35-32.99万元,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undefined


在汽车工业不断向智能化与高性能方向发展的今天,材料的技术创新已成为决定整车性能与设计美学的重要因素。

小米汽车对于碳纤维应用的大量尝试为汽车厂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前发布SU7 Ultra就规模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车顶、尾翼、迎宾踏板、座椅背板、内饰中控等21处部件,同时还包含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U型锻造轮毂等,全车碳纤维总使用面积超5.5 ㎡,实现全车减重。

发布会上,雷军提到,小米SU7原型车再次挑战纽北赛道,以6:22.031的成绩再次刷新记录,实现在纽北赛道总榜上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此次小米YU7的发布,将碳纤维从性能车专属扩展到了更为实用的SUV车型上。YU7 Max版专属碳纤维件选配,有8件可选。包括碳纤维后视镜、碳纤维迎宾踏板、碳纤维后扰流板以及内饰套件等。


undefined


碳纤维由于轻量化和强度方面兼具优势,一直以来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备受青睐。当前,碳纤维正在加速突破“昂贵”、“小众”的技术壁垒,逐步渗透至主流汽车市场。此前,HRC汽车副总经理杨梅香表示,“得益于整个行业在成本控制、工艺提升上的努力,碳纤维复合材料正逐渐从‘贵族专属’走向大众普及化,消费者开始真实享受到了碳纤维复材带来的多重优势”。

根据赛奥碳纤维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领域碳纤维需求达1.44万吨,2021-2025年CAGR为11%左右。

此外,改装车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涉及碳纤维包围、后视镜、引擎盖、后尾翼等部件。随着Track-Day与街道跑车场景热度走高,碳纤维组件几乎成为标配。这一潮流极大促进了包括国内外改装厂、碳纤维供应商在内的产业生态逐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