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科创热土上,“概念验证”火了!

慢性腰背痛诊疗一体化系统、多陶瓷材料3D打印装备研发……近日,喻越概念验证中心发布第二期“医工装备概念验证计划”立项名单。

概念验证是从技术、市场、产业等维度,验证一项科技成果的技术可行性,并判断商业价值、评估市场潜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

今年7月,武汉市首批16家概念验证中心获批备案,涉及生命健康、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北斗(时空信息)等“965”现代产业体系。

助力跨越“死亡之谷”

“我们会给每个立项项目得30-50万的支持,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高明介绍,这些资金用来保障验证期间各环节所需经费,让科技成果成为样机和产品,拿到数据之后,再去市场上推广,比单纯拿着一纸专利,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

“死亡之谷”经常被用来形容原创技术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在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概念验证阶段,由于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市场资源大都不愿进场。

作为湖北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喻越概念验证中心于2023年4月成立,由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医疗装备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湖北技术交易所及湖北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四方共建。

首批获得支持的4个项目从29个项目中筛选而出,目前均进行了小试中试,其中有2个已与投资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龙的项目“高性能钒液流电池隔膜”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6年研发,2022年底,赵龙找到了全钒液流电池里离子交换膜的全新生产技术,如果转化为产品,将打破国外垄断。2023年8月,该项目从100多项备选成果中脱颖而出,成果立项。现今,该成果不仅生产出了样品,还与投资机构达成合作。

“如果不做这个概念验证的话,我们完全没有方向感,无法和具有需求的这种市场资源或者企业直接对接,很多技术也就压在手里头,就不了了之了。”赵龙说。

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先行者斯坦福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永远不要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因为技术一旦产生,其价值评估、技术转化、专利许可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高水准的专业人士接续完成,而教授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应该把精力花在谈判桌上。

在喻越概念验证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主攻高端医工装备领域,为每个立项项目成立了企业专家库,配备了以技术经纪人为核心的服务团队。“我们会帮助教授路演、谈判,请第三方的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产业企业家更进一步的评分评估,辅助教授们进行股权结构设计、商业计划。”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聂丽说。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工学、医学两大优势学科,在医工交叉领域具有学科优势,学校拥有10家附属医院,医疗资源及应用场景丰富。学校已建成国际医学中心,同时,全国首批试点的10个“未来产业科技园”之一——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就落户在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高明介绍。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概念验证中心为初创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从概念到产品的全方位支持,助力科技成果快速落地。省科技厅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致力于在概念验证中心科学布局上先行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省科技厅未来将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着力提升其企业服务能力,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