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在一家养老机构,68岁的付大爷正一边刷着手机一边享受腹部的中医灼灸。为他服务的不是穿白大褂的医师,而是一台搭载着中医灼灸理疗头的机械臂——它能通过3D摄像头自动识别穴位,以恒定的力度实施温灸。

“非常轻柔,比人手还稳当!”付大爷笑着竖起拇指。这台让养老院掀起“科技养生热”的设备,正是江夏企业武汉赢博健康科技自主研发的3D视觉AI智能理疗机器人。


undefined


一台机器 五重本领

走进阳光创谷产业园的武汉赢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初代、二代3D视觉AI智能理疗机器人陈列在一侧,造型灵巧的六轴机械臂很是吸睛。只听“咔嗒”一声轻响,机械臂末端的艾灸理疗头随着工作人员简单的操作而自动脱落,几乎同时,冲击波理疗仪已精准吸附到位——全程切换不到3秒。


undefined


“这是我们的核心‘黑科技’,12项专利加持的快换装置。”公司负责人李金松介绍。传统理疗设备往往“一机一用”,想要不同功能就得购买多台设备。而赢博的解决方案让单台机器人可搭载毫米波、冲击波、中医灼灸、古法艾灸、中医推拿等五种专业理疗模块,通过磁吸快换实现“瑞士军刀”般的多功能切换。


undefined


说起来容易,但技术难点藏在不为人知的细节里。“每个理疗头的重量、重心、惯性都不同。”李金松拿起毫米波探头解释,“要让机械臂在几百毫秒内自动识别新装模块的参数并调整控制算法,我们攻关了很久。”

可想而知,这项创新直接降低用户成本:养老机构只需购置一台主机+多个理疗头,比购买多台单功能设备节省大量空间和资金投入。

会思考的机械手

真正的突破远不止于“多头快换装置”。当用户躺在理疗床上时,机器人顶部的3D摄像头瞬间完成全身扫描,屏幕上会实时生成骨骼肌肉模型。“传统理疗设备是‘盲人按摩’,我们是‘透视眼诊疗’。”李金松调侃道。


undefined


除三维视觉定位外,该设备还融合了自适应力控系统等硬核技术:通过摄像头构建人体3D模型,自动识别肩周炎、腰椎劳损等病灶区;机械臂接触皮肤时始终保持恒定压力,避免传统设备力度失控;六轴关节内置力矩传感器,遇到突发碰撞立即停止,确保使用安全。


undefined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临床测试中,这套系统对颈椎病患者的理疗定位精度非常高,相当于专业理疗师指尖的敏感度。“它甚至能感知用户轻微移动,机械臂像长了眼睛似的跟着调整位置。”测试人员表示。

从实验室到养老院

今年4月,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现场,赢博健康科技展台前,参观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这个成立仅一年的江夏企业,凭借“多头快换+精准理疗”的创新方案,从成千上万家展商中脱颖而出,被纳入大会“新品牌、新标准、新成果”三新典型案例。


undefined


从去年6月启动小批量试产,到今年年初正式推向市场,3D视觉AI智能理疗机器人已应用在全省多家养老机构,并与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工业大学等研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及相关课题研究。此外,赢博健康科技也正与新梦慧康养老服务中心联合策划制定“智慧康养社区”国家标准,以满足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武汉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230.34万人,老龄化率为24.08%,“银发经济不是一个概念,是迫在眉睫的需求。”李金松表示,公司的技术革新并未止步于物理治疗。在公司产品陈列柜中,一台名为“灵犀”的智能陪伴样机格外袖珍可爱:“您好!今天武汉多云,气温22到29度,理疗时请注意保暖哦。”

李金松介绍,这款AI智能伴侣不只是天气播报员,通过集成阿里通义、DeepSeek等AI大模型,它还将根据用户喜好定制声纹,甚至与理疗主机联动——当机械臂进行腰部理疗时,“灵犀”会同步讲解注意事项,形成“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的闭环服务。

“这种机器人一定会走入千家万户。”李金松表示,2023年底落户江夏,将60%资金投入研发的赢博健康科技,未来将在“聚生智能”机器人赛道上继续拓展,尤其是在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上开展更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