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纺织品,你会想到什么?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用纺织材料,“织”出了全球首创聚氨酯复合材料“三层仿生结构人工血管”,为现代医疗带来更多可能。3月31日,在“制造翘楚 建功支点”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对接活动上,武汉纺织大学生物工程与健康学院执行院长张兆威带来了“湖北造”人工血管。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进口人工血管,容易渗血,不耐穿刺,一旦感染细菌将难以控制细菌生长。徐卫林院士团队从蚕丝生物分体中找到灵感,创造性地将聚氨酯和涤纶作为基本材料,模仿人体血管的三层结构,制造出了与人体血管结构相同、功能相近的高仿生人造血管。
2023年6月14日,该团队与稳健医疗合作的人造血管项目产业化落地,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张兆威介绍,该人工血管适用于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置换或旁路手术,具有优异的抗渗血、耐穿刺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形成了全流程国产自主可控,成本将大幅降低。
据悉,2024年,全省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新增59个第三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617个。在活动现场,还有来自全省57家重点医疗器械企业的“独门绝活”重点产品同台展示,覆盖智慧心电、智能超声、高端医学影像、体外检测设备和试剂四大前沿领域。
湖北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聚焦创新产品产业化应用,以深化医工交叉协同为重点,以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器械创新应用场景为动能,着力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丰富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