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高校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但要让更多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待高校专利转化运用跑出“加速度”。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我国专利转化运用描绘了路线图,也为高校专利“怎么管”“谁来转”“怎么用”指明了新方向。

目前,我国高校专利转化主要还存在哪些问题,出现了哪些新进展,机构服务又有哪些新举措?围绕这些问题,《创意世界》专访了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武汉)高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负责人、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部知光)董事长兼总经理罗林波。

我平台是国家“1+N”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8年6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由中部知光运营。为解决高校成果转化人才不足、激励不足、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平台立足武汉,辐射全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了诸多探索。


“重论文、轻专利” 尚未根本扭转


创意世界: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高校成果转化情况?

罗林波:目前国际竞争态势和国内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都非常需要高校加强加快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我国高校已逐步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

但根据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2021年对全国3600多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统计,全年成果转化金额约为1500亿元,其中技术咨询开发等横向项目占比85%左右,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占比15%左右。专利运营中60.5%以下都是10万元以下的低价转让,且大部分在2万元左右,金额上亿元的专利转让项目仅37个。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进一步推动高校专利转化运用依然任重道远。


创意世界:在您看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罗林波:首先要说明的是,高校科技成果包括课题、论文、专利、技术秘密等,过于笼统,所以科技成果转化率也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如高校专利转化率或实施率,有相对客观的量化统计。

在我看来,目前,高校对于专利转化的重要性认识和积极性都还不够充分。高校的评价导向,如学科评估、教授评聘与考核仍以论文为主导,对专利转化的考核有所增加,但指标权重还不太高,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评价和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这就导致科技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转化动力不太足。另外,高校也存在专利质量不高,转化手续复杂、转化模式和渠道单一等问题,转化服务也不健全,缺乏专业的专利运营团队和成熟模式。


创意世界:实际上,为了促进高校专利转化,此前有不少政策文件包括学科评估指标、“双一流”评价指标等,都对高校专利转化提出了要求。为什么高校“重论文、轻专利”的问题还依然存在?

罗林波:总体上来说,近年来随着对于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视,高校“重论文、轻专利”的问题有所改观。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策出台之后也有滞后效应,以成果转化实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0月,湖南省印发了《湖南省本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方案(试行)》,为实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考核建立了一整套评价指标。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30分,主要考核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实效70分,主要考核以转让、许可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和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情况。相信如果更多高校有了成果转化考核这根“指挥棒”,重论文轻专利、重申请轻转化的问题能得以更快地解决。


探索“知识产权+”模式“


创意世界:高校成果转化从创意、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样机、产品到商品,整个过程都需要专业的服务。目前国内服务于高校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有哪些发展?

罗林波: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确实要跨越一系列充满不确定性的“死亡之谷”,即从技术到产品和从产品到商业化的过程中,要解决技术的不确定和商业的不确定问题。这是一项专业性强、范围广的复杂工作,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资本、懂市场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不少成果转化机构以及信息对接平台,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果转化这项工作不是搞几场路演、签约活动就能完成,也不像卖衣服、卖鞋子,建个线上平台就能解决问题。高校成果转化工作,还是需要细分领域复合型专业队伍长期扎实地工作,线上线下结合,政产学研一起努力,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


创意世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武汉)高校服务平台进行了哪些探索?

罗林波:我们探索并形成了"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模式。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最核心的内容,只有产权清晰了,才更方便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技术市场上的流通。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总结,我们提出了“知识产权+”的运营模式,即将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技术转让、产业孵化、投资促进、人才招聘等业务相结合,将高校专利技术与各级政府/部门、园区、企业、投资者等科创主体相结合,使高校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工作服务有对象、项目有主体、资金有来源。


undefined


创意世界:具体到专利的转化运用,主要有哪些形式?

罗林波:一般来说,专利运营不外乎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专利作价入股、专利质押融资、专利证券化、专利标准化这6种方式。从我们的实践来看,高校专利转化运用较多的是专利转让和作价入股。

我们建议高校与企业、服务机构合作,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研发,把转化、孵化工作交给社会。高校技术成果成熟度较低,需要进一步中试、开发、熟化;而且高校科技成果往往是单点技术突破,需要技术承接平台和产品开发团队支持,专利转让、作价入股到企业后,科研团队和技术可以更好地和企业一起将技术成果产业化。

同时,目前高校院所也在积极探索专利开放许可等新模式。专利开放许可模式,可有效促进专利供需信息的对接、提升专利许可的谈判效率、降低专利许可的交易风险,全面提高专利运用效率,进一步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创意世界:能不能结合实例介绍一下平台为高校成果转化发挥的作用?

罗林波:我们平台目前组建了一支240多人的专业团队,结合全国高校院所专利运营转化实际情况,开展系列服务。比如探索开放许可模式,促成湖北省、云南省首单专利开放许可落地;探索服务集成,牵头建设运营合肥、海口等地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湖北省、山东省、天津市、河南省、安徽省等提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支持及专利运营相关服务,实现从“点状分布”到“链式集合”的发展;赋能新型研发机构,为高校院所科研骨干团队和专利技术成熟度高的项目提供专利转化服务;完成科技成果评价50余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评价3000余项等等。


创意世界 具体有哪些案例呢?

罗林波:比如说,中部知光子公司昆明知光推动来自湖北、河北、广东、山东、陕西、云南6个省份的16所高校院所与昆明市内企业进行合作,共促成619件专利在昆明市域内125家企业实现转让或许可,并促成校企产学研合作1项。中部知光子公司烟台知光围绕烟台市汽车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机械装备、半导体等特色产业,链接全国各地高校200余家;挖掘企业专利技术需求166项;组织线上线下成果路演活动及产学研对接活动近30场,促成专利转化89项。


最好的方式是产学研融合


创意世界:您认为高校科技成果采用哪种方式转化最为合适?

罗林波: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不是办产业,我认为最适合高校成果转化的模式应该是产学研融合。横向项目合作、校企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研院、工研院等,都是产学研融合的模式之一。形式可以不一样,关键是人在一起合作,劲往一处使。

我在韩国学习了5年,发现韩国很多大学背后都有大企业的支持,因此高校的很多研究课题就是承接企业的研发项目,大学生们通过这些企业给定课题得到最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训练,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既解决了企业招人难、研发难的问题,也解决了高校科研务虚与专利技术实施率不高的问题,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双赢的合作机制。

我国高校和企业需要各往前走一步,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传统的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到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以及学校现有的大学科技园和校办企业,都是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服务平台和基地越多,质量越高,双方融合程度越深,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就越好开展。


创意世界:什么是概念验证?

罗林波: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化链融合的新型载体。高校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来源,但高校科技成果大多可能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即创新发明的概念阶段。为了跨越“死亡之谷”,通过技术验证、市场验证和商业模式验证等一系列手段,使早期科技成果更加“成熟”,可降低潜在投资者的风险,提高其商业化潜力和可行性。这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公里”。

对高校科研成果进行概念验证,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消除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前期,从众多优秀的基础研究成果中,尽可能早地识别出那些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


undefined



创意世界:近年来,概念验证中心似乎很受欢迎?

罗林波:概念验证最早源于美国。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建立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随后,更多高校陆续建立概念验证中心。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全国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众多地方发布了与概念验证相关的政策文件,鼓励符合要求的研发机构开展概念验证中心认定。

目前,国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已经加快了脚步,但是管理机构和运营机构都还在运营机制、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更好地帮助高校、科研院所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