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近期有一位区县科技部门负责人咨询:他们近期想推动建设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现在犹豫的是选择做什么?是建一个中试平台,还是概念验中心,又或者是检验检测平台,或者别的什么平台?  

  什么是概念验证中心?《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资助管理办法》指出,概念验证中心是依托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聚集成果、人才、资本和市场等转化要素,营造概念验证生态系统,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的新型载体。

  什么是中试基地?《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中试基地是具备固定场地、技术设备条件、中试服务能力,围绕尖端产品创制、概念产品试制、紧缺产品研制等中试需求,提供中试服务的产业化开放型载体,定位于创新链中下游,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连接,是从研到产的“中间站”和紧密链接创新链上下游的重要桥梁。

  什么是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是指以质检系统或其他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为主体,集聚社会资源,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检验检测服务的实体或联合体。

  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台虽然都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但在建设定位、建设要求和建设投入等方面却有较大的区别。

  1、建设的定位不一样。概念验证通常聚焦是否可行和是否可以做出来,概念验证中心除了提供验证基金外,还提供创新创业专家咨询、创业培训教育、举办各类交流论坛等。中试聚焦能否规模化和产品化,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则是聚焦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概念验证相比中试,在科技创新的链条上更靠前,而检验检测可以贯穿科技创新的整个链条,既可以服务基础研究,也可以服务概念验证、中试和产业化。

  2、建设的要求不一样。概念验证中心更强调人的条件,强调“软”能力,要有专业团队负责对产品进行“量身定制”的市场评估和商业计划,从技术产品的概念研发阶段开始深挖其商业价值,对研发团队给予系统性的创业教育和咨询辅导,这类人才通常偏向创业型人才。中试更强调物的条件,强调“硬”能力,必须具备固定场地、技术设备条件等能力,中试场地好设备是硬性条件,当然专业的中试人才也很关键,目前国内很多中试平台运行不理想,缺乏中试人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比中试更强调物的条件,高端的仪器装备是平台主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然也离不开相应的测试人才。

  3、建设的投入不一样。概念验证中心主要的投入是验证基金和专业化人才引进等,通常资金投入比较小,而且通常会为概念验证的对象提供一定的概念验证资金。中试主要的投入是中试设备、场地和人才等,通常资金投入比较大,中试一般不会为中试的对象提供资金支持,经常还会收费。检验检测主要投入的是仪器设备投入,通常资金投入比较大,后续通过提供相应的测试收费。另外,概念验证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持、社会捐赠和资助项目反哺等,而中试的资金来源更多的需要自筹,当然财政支持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以及提供中试服务的收费,或者中试成功后与委托方共享中试成果,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投入较大,通常财政是主要的投入方,主要收入就是收取检验检测的相关费用。 

  不管是中试平台,还是概念验证中心,或者是检验检测平台,又或者其他平台,都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都很好,也都没有绝对哪个更好。在现实中,碍于时间、精力和资源等限制,我们没办法什么都做,因此必须有所选择!那么如何选择呢?

  区县通常产业都相对单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财力也相对较弱,布局中试和检验检测平台通常会面临“一次性投入大、创新专业人才不足、后续运营发展效果不佳”等问题。笔者建议,区县可以重点考虑布局概念验证平台,因为一来当前比较缺失,二来资金投入比较少,三来专业人才相对比较好找。

  当然,概念验证在国内发展时间并不长,区县一级试点的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业内人士对其能发挥的作用表示质疑。为此,建议区县概念验证平台的搭建要创新体制机制,具体要做好以下六点:一是概念验证平台定位要清晰,提供的就是“是否可行和是否可以做出来”的验证服务,不要想建设一个概念验证中心,而去解决中试和检验检测的问题,最后变成“三不像”,或者变成“挂羊头卖狗肉”;二是概念验证平台领域要聚焦,要聚焦区域的产业特色,发挥区域产业优势,最终验证成功的项目也能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三是概念验证项目的论证和立项支持要尽可能简化,要区别于一般科技项目的立项要求、过程管理和验收结题,本身支持的资金就不多,搞得和一般的科技项目一样复杂,就很难有吸引力;四是努力发挥相关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深度参与概念验证项目的论证和验证,协助提供验证的设备、场地和服务,验证成功的项目后续可以直接在企业落地;五是要宽容失败,努力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相关团队的早期项目过来做概念验证,一次性几万元到数十万元的概念验证投入最终即使失败了,就当作邀请专家团队过来考察、对接和指导;六是对概念验证成功的项目除了要能滚动支持,还要积极帮助对接企业、产业和资本资源,为项目进一步在区县落地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文章来源:秋凡科转